12月9日一早,在柏楊河村的南果北種基地,米東區委宣傳部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引龍(右),正在與種植戶張運華妻子趙建萍一起清理大棚積雪。(記者宋建華攝)
新疆網訊(記者宋建華)“張運華,我們來幫忙了!”12月9日一早,在位于米東區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柏楊河村的南果北種基地,正忙著清理火龍果大棚上積雪的村民張運華,迎來了米東區委宣傳部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引龍帶領的助農小分隊。
這兩天,由工作隊與村“兩委”聯合組成的助農小分隊,走進正在進行冬季生產的溫室大棚,幫村民干農活的同時,為村民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柏楊河村成為米東區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也是米東區唯一冬季大規模進行農業生產的區域,目前有80余座生產大棚。
作為科技示范帶頭人,張運華在米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及鎮政府的幫助下,成功試種火龍果、百香果、人參果,建成了米東區南果北種基地。
大家幫忙,四個大棚的積雪很快清理完畢,棚內光線一下亮了起來。楊引龍拿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傳材料,坐在地頭跟張運華及周邊農戶一起學習交流起來。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奠基立業打天下的一百年,是艱苦奮斗干事創業的一百年,更是一心想著如何讓咱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幸福的一百年……”大家跟著楊引龍學習全會精神,遇有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就現場詢問。
“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巨大跨越,這是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張運華說,“吃水不忘挖井人,靠著黨和政府幫忙,我才引種成功南方水果,過上了好日子,黨的恩情不能忘,咱以后的生活肯定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是呀!黨時時刻刻都為農民著想,種菜有補貼,看病能報銷,享受新農保還領養老金,像這樣的好事說都說不完。”村民郝平接過話茬。
半個多小時的宣講學習,有講有聽、有說有笑、有問有答,蔬菜大棚變成了“田間課堂”,歡聲笑語回蕩在大棚里;沒有桌椅、沒有板凳、沒有話筒,明白通俗的話語滿含泥土味,接地氣的宣講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