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熱依達
“彈起我的庫姆孜,歌唱美好新生活……”12月4日,走進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恰爾隆鎮易地搬遷安置點昆侖佳苑社區,動聽的歌聲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傳出,身著盛裝的民間藝人正在縱情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年來,克州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點工作,牢牢抓住發展產業帶動就業這個“牛鼻子”,脫貧成果持續鞏固,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
織密防返貧網
“村里為我家申請了臨時救助金,給妻子提供了公益性崗位,還幫助我家發展家庭養殖,加上村集體的分紅,家里的收入多了,再也不擔心會返貧了。”12月4日,阿克陶縣皮拉勒鄉依也勒干村村民吐洪江·司馬義高興地說。
依也勒干村黨支部書記艾合買江·艾沙告訴記者,今年通過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依也勒干村易返貧致貧44戶167人已解除了風險。
克州黨委副秘書長、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權良智說,一年來,克州對所有農戶進行常態化動態監測,對易返貧致貧人口進行再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根據監測對象資源稟賦、真實意愿、自身能力和發展需求,因戶因人施策,制定并落實后續幫扶措施。
從山上搬遷下來已有4年的蘇來曼·司馬義是昆侖佳苑的大棚種植能手。“我種了3個大棚,有甜瓜、豇豆、辣子,1年收入7萬多元。”蘇來曼說,“明年我打算再種些番茄,掙更多的錢。”
昆侖佳苑堅持“大棚富民”的特色經濟發展思路,原有的1712座大棚全部確權到戶,越來越多像蘇來曼一樣的搬遷戶實現了從牧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轉變。
今年,克州以設施農業、畜牧業、扶貧車間、馕產業等為抓手,實現每戶至少有1個主導產業、戶均1人以上就業的目標,確保搬遷戶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目前,全州9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已實現就業2914戶6152人,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全部就業。
發展特色產業
“這個就是保鮮衣,墊在塑料筐內,既能起到保鮮作用,還能保證整串葡萄不散。”12月5日,吾馬爾江·吐爾遜指著筐里的白色薄膜說。
吾馬爾江是阿圖什市阿扎克鄉提堅村村民,從事木納格葡萄銷售10余年,“今年,我收購了6000噸木納格葡萄,已經賣了4000噸,主要銷往廣州、南京等地,預計純收入超過30萬元。”吾馬爾江說,依靠木納格葡萄銷售,帶動了近600戶種植戶受益。
目前,克州正在積極開展“畜牧業五大增產行動”,加快畜牧業現代化步伐。依布拉音木·吾布力是阿克陶縣皮拉勒鄉依也勒干村養殖大戶,從事養殖7年來,從最初養1頭牛到現在養29頭,依布拉音木的養殖技術不斷提高,養殖規模越來越大,還被聘為合作社監督員。“今年我花了18萬元蓋圈舍,以后要按照標準化、規?;姆绞絹戆l展養殖。”依布拉音木說。
權良智說,克州依托裝備制造、紡織服裝、林果、特禽養殖等特色產業優勢,認真謀劃布局,促進產業提檔升級、農業提質增效。今年,預計全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1163元,同比增長11%。
辦好民生實事
在阿圖什市松他克鄉阿孜汗村傳統手工馕合作社,打馕師傅庫爾班江·買買提將一個個面坯貼進馕坑,蓋上頂蓋后,坐在一旁喝著熱茶;在阿圖什市阿扎克鄉布亞買提村,買買提明·阿不都熱依木從晾繩上剪下一串木納格葡萄。說起今年賣葡萄的24萬元收入,他笑容滿面……這些畫面,是克州各族群眾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為了高質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克州重點辦好農牧民穩崗就業、鄉村專業人才培訓、消費幫扶等民生實事,讓各族群眾切實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溫度。
今年,克州分批有序開展基本勞動素質、實用技術、職業工種等培訓,累計開展各類技能培訓5.79萬人次。截至目前,全州有勞動能力的農牧民全部實現就業。同時開展特色林果業、養殖業、特色種植業培訓27個班次,開展庭院整治、病蟲害防治、果樹栽培及嫁接技術等培訓149場次。此外,通過援疆省市、區內協作、定點幫扶、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銷售農副產品3.22億元,受益脫貧戶1.45萬戶。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